蔡振伟
上海市东方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儿童哮喘,矮小症、性早熟等小儿内分泌疾病诊治。
儿科高层次领军人才,从医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关注于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与研究,重点儿童哮喘及儿童内分泌疾病的防范。
以治疗矮小症、性早熟等内分泌疾病治疗,受到患儿家长的好评。
什么是特发性矮小(ISS)?
什么叫做ISS?中国、美国及国际指南共同指出身高<-2 SD,基于骨龄延迟判断成年身高不可能达到正常范围,没有全身性、内分泌性、营养性或染色体异常的表现,ISS患儿出生体重正常,生长激素分泌充分,是一类不明病因导致的矮小的统称。
特发性矮小(ISS)是最常见的矮小疾病
ISS国际共识专家委员会:60%~80%前来就诊的矮小患者,出生时未见矮小,且无法查出矮小病因,这些患者可诊断为特发性矮小。
生长激素(GH)分泌功能—垂体是否正常分泌足量GH。GH分泌功能不足,即可能为生长激素缺乏症(GHD)。GH敏感性—GH分泌后能否正常发挥促生长作用。如果出现GH受体缺陷(GHRD)等,GH分泌充足但无法发挥促生长作用而导致矮小。
ISS治疗指南
国内推荐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的ISS患儿,应满足下列条件:
①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2SD;
②出生时身长、体重处于同胎龄儿的正常范围;
③排除了系统性疾病、其他内分泌疾病、营养性疾病、染色体异常、骨骼发育不良、心理情感障碍等其他导致身材矮小的原因;
④GH药物激发试验GH峰值≥10ng/L;
⑤起始治疗的年龄为5岁。
GH治疗方法:rhGH治疗应采用个体化治疗,ISS的剂量范围为0.125-0.2IU/kg/d,相当于0.43-0.7mg/kg/d。
ISS患者不缺GH,为什么还需要治疗?
GH/IGF轴是长骨线性生长的重要调控因素,GH/IGF轴的功能由两个因素决定--上游源头:GH分泌情况;下游通路:GH敏感性。ISS患者在GH分泌不缺的情况下身高受损提示,ISS患者可能GH敏感性较低或存在部分GH抵抗。因此:ISS患者需要GH治疗,且需要更大GH剂量治疗,可能需要更长的GH暴露时间以达到理想疗效。
一项长达三年的研究,比较生长激素缺乏症(186例),特发性矮小(154例)和家族性矮小(56例)结果显示:接受GH治疗的患者,治疗第一年的效果最好,对身高标准差积分的改善程度最大。因此,为达到理想终身高,应优化治疗方案,确保第一年治疗效果最佳。
接受rhGH治疗的患者应定期在门诊监测有效性和安全性,一般每三个月需要随访一次;根据体重变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生长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定期微信视频、电话回访、增强患儿的用药信心。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对比了治疗与观察的生长曲线:开始治疗对比观察等待,可以明显改善身高。不需联用药物——青春期后的矮小患者,治疗时间窗变短,需要额外增加生长激素剂量,或联用骨龄抑制药物才能达到理想疗效。性价比高——青春期前无需增加其他药物负担,患儿体重更轻,治疗价格更低。起始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总结
特发性矮小是一类不明原因导致的矮小的统称,60-80%的矮小患者可被诊断为ISS;ISS需要排他性诊断,排除全身性、内分泌性、遗传性和小于胎龄儿(SGA)等疾病;FDA于2003年批准GH用于ISS患者的治疗,临床试验证明,ISS患者治疗比不治疗一年多长4.34cm;GH治疗效果与起始治疗年龄、治疗剂量、治疗时长、第一年治疗效果、依从性有关;对于应治未治的观察期患者,需充分利用生长速率预判生长偏离。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