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丽
上海瑞金医院 儿内科 副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方向为儿童性早熟、糖尿病、肾上腺及甲状腺疾病等
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专业委员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肾上腺组组长
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培化培训优秀指导老师
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师
上海市优秀志愿者
正确认识特发性矮身材(ISS)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因为孩子的身高问题会带着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做了一系列检查之后,医生得出结论——ISS。家长懵了,矮小症听过,可是这ISS又是什么呢?
再来看两组数据:
ISS的发病率,目前为2.1%;
ISS在所有矮小症中所占比例在70%左右,占比较高。
前面说到,ISS是病因未明的导致身材矮小疾病的总称,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排它性疾病,病因不明。那么要怎样确诊和区别特发性矮身材?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 (即 -2SD),在排除系统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营养性疾病、染色体异常心理情感障碍等导致的矮身材。
生长激素(GH)激发试验:正常(峰值≥10 ng/ml) -- 生长激素缺乏症(GHD);
出生时身高、体重处于同胎龄儿的正常范围 -- û小于胎龄儿(SGA)。
发病机制一般有以下两个原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轴(GH-IGF1轴)相关基因异常和GH-IGF1轴外异常。临床表现为病因未明的身材矮小,其中又分为家族性身材矮小(有矮身材家族史,生长速率正常,生长曲线与正常儿童平行,年龄与骨龄一致,青春发育按正常年龄出现)和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骨龄、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均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值)。
临床如何治疗特发性矮身材?
1.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法,治疗目的:改善身高;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治疗法,治疗目的:对GH治疗无效的少数ISS患儿可选用IGF-1以改善身高;
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法,治疗目的:与GH联用延缓骨龄进展以改善身高;
4. 蛋白同化激素治疗法,治疗目的:改善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男童的身高;
5.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法,治疗目的:与GH联用延缓骨龄进展以改善身高;
6. 心理咨询治疗法,治疗目的:帮助患儿适应矮小身材,加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ISS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要达到正常的成年身高。rhGH治疗ISS的生长发育指标:在美国等8个国家中,于2003年有关当局批准身高低于-2.25SDS(第1.2百分位)的儿童使用生长激素治疗。本次研讨会认为身高低于-3—-2SDS时应当用生长激素治疗。但在治疗开始前应考虑患儿年龄,以5至青春早期为佳。
生长激素促进ISS儿童生长的原理是通过给予超生理剂量的外源性rhGH 促进生长。rhGH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促进肝脏IGF-1合成而促进软骨细胞增殖,rhGH直接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患者应该遵医嘱用药,如使用较大剂量rhGH1-2年后,生长速度仍不理想,应停用rhGH,改用其他治疗或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病因。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