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 儿科学 特发性矮小症 【湖北省人民医院】王军陵:特发性矮小

【湖北省人民医院】王军陵:特发性矮小

917    2022-12-02 16:24:38   


b4363d04103b3c42549ebc24d0ca2c4d-sz_668.svg?_tn_usage_=tn-image

专家简介


21243_phrh_9003.png

王军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 湖北省儿科学会儿保专业组委员

  • 湖北省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 武汉健康管理学会理事

  • 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6部,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

  •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儿童营养缺乏、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性早熟、

  • 儿童遗传代谢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学习困难、儿童抽动症、孤独谱系障碍等疾病的诊治


  特发性矮小

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新发布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

30369_dswc_2637.png



2020年12月23日,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说,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18-44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厘米和158厘米,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1.2厘米和0.8厘米。6-17岁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龄组身高平均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


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后面的身高会越来越高,在儿童矮小症以及青春期矮小中,最常见的就是特发性矮小,我们今天和家长介绍一下特发性矮小的内容。


一. 什么是特发性矮小呢?

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是一种暂时尚无明确原因的矮身材,可能是一种多基因疾病,临床上无生长激素缺乏和明显的进行性病理改变。ISS是儿童矮小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在身高低于第3百分位的矮小儿童中约占20%左右,而生长激素缺乏只占1%左右。其诊断标准为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儿正常参考值的2个标准差以上或第3百分位,且无慢性系统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营养性疾病、骨骼疾病或染色体异常等,并在临床上已排除生长激素缺乏症。ISS患儿一般出生体质量和身长均在正常范围,但生长速度缓慢,且外周血生长激素激发峰值>10μg/L。


https://m.chunyuyisheng.com/m/disease/244925/detail/

 

二. 特发性矮小的相关病因

1.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

GHR基因是第一个证明与生长有关的基因,也是目前研究报道最多的基因。GHR基因突变会导致部分生长激素不敏感,这是ISS的重要原因。因为2个GHR分子与1个生长激素分子结合后会形成二聚体,保证了细胞内信号的顺利传导。GHR基因突变阻碍了生长激素和GHR的顺利结合,引起信号转导障碍,导致生长激素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引起生长落后。


2.矮小同源盒基因(SHOX基因)

SHOX基因位于X和Y的拟染色体区域,X染色体短臂的缺失和小Yp缺失均与身材矮小有关。研究表明SHOX基因突变与ISS密切相关。SHOX基因表达主要在四肢、骨,与骨骼生长板软骨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有关。


3.对酸敏感亚单位(ALS)突变

ALS基因编码血清糖蛋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IGF结合蛋白结合形成三聚体,该三聚体能够在延长IGF-1半寿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ALS基因突变会降低血清IGF-1和IGF结合蛋白的水平,从而导致生长发育落后、骨龄延迟等。


4.利钠肽受体B(NPR2)基因突变

C型利尿肽通过与NPR2结合,对骨骼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5.自身免疫

有 ISS的原因之一。对ISS患儿研究发现,患儿血清内存在直接作用于生长激素分泌细胞的抗垂体抗体。Interferonα/β/γ、白细胞介素等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均能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生长激素与受体结合后能够启动JAK/STAT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可能通过竞争此信号通路从而诱发ISS。


目前,治疗特发性矮小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专家表示,在对 ISS 患者进行就诊时,如果患者的起治时间较晚,治疗疗程不足,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长激素的治疗疗效。.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外用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患者始治年龄段在 3-4 岁,比例高达 59%,而国内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患者年龄段在 5 岁,占到 70% 的比例。从这一数据对比看出,国内患儿的始治年龄都偏晚,明显落后于国外。另外,国内矮小症患儿用药时间也相对偏短,平均用药时间仅为 5 个月左右,大约是 162 天。因此,专家建议患者家长,特发性矮小可防可治,如能早发现、早治疗,用足剂量和疗程,治疗至少需要 2 年时间,患儿的身高可得到明显改善。 

30368_7wtu_3351.png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