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 儿科学 特发性矮小症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鸣:孩子的生长曲线你真的会看吗?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鸣:孩子的生长曲线你真的会看吗?

1486    2022-11-14 09:21:12    林 鸣   


4873_gvnw_5589.svg

专家简介

4873_ohsh_5959.png

林 鸣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儿童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 医学博士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童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 新冠疫情一线抗疫医生

  • 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秘书

  • 从事儿科工作多年,于2017年4月开办个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小儿内分泌林医生”,今日头条号“武汉协和儿科林鸣博士”,受到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 主要擅长:儿童生长发育、身材矮小、性早熟、儿童肥胖、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儿童内分泌疾病。


孩子的生长曲线你真的会看吗?



“医生,孩子才6岁就一米三是不是太高啦?”

“你家孩子长得胖乎乎挺好的,我家孩子这么瘦很担心他营养不良。”


“好羡慕你家孩子长得这么高,我跟他爸爸都不矮,我家孩子现在很矮怎么办?”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头等大事,但“高、矮、肥、瘦”大多数是家长眼睛观察到的“评价”,每个人对胖瘦的定义也各有不同,评价也不一定准确。因此使用一些可以量化、客观的体格指标和标准,才能更好帮助家长判断孩子身体长得好不好。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记录工具——生长曲线图。


生长曲线怎么制作?

本文我们以身高为举例。目前使用的版本比较多,有美国CDC版、WHO版、我国首都儿研所版等,基本上大同小异,这里我们以WHO版本为例[1],身高曲线表会有2种颜色,蓝色代表男宝宝,粉色代表女宝宝。

4874_54gu_1432.png

0-5岁男孩身长(身高)生长曲线


4874_fsai_5914.png

0-5岁女孩身长(身高)生长曲线

01

定位打点


我们先把宝宝的测量数据找到相应的位置打个点。以女宝宝的生长曲线图为例,6个月的女宝宝体检的时候身长是66cm。我们先定位宝宝的月龄,在横坐标上找到6月龄的竖线,然后顺着纵坐标找到66cm的横线。两线相交的点(蓝色粗线交界处)就是宝宝身长所在的水平。

4875_ifre_8002.png


(2)水平比较

我们看到上述的点跟绿色的曲线基本重合。绿色曲线代表什么呢?我们沿着绿色曲线往图表的最右端延伸,看到标注的数值是50th,那么绿色曲线就是代表同龄宝宝第50名的水平。也就意味着被测量的女宝宝身高处于100个6个月的女宝宝中第50名水平。

4875_aevh_3781.png

再比如,如果7个月大的女宝宝身长只有62cm,那么年龄和身长连接的点(橙色粗线交界处)所在位置在最下面的红色曲线(第3百分位线)以下,相当于如果100个同龄宝宝按照身高排队的话,宝宝的身高排在倒数前三名,属于矮小症,是非常落后的水平。

4876_chho_4331.png


(3)测量频率


6个月前每个月一次,6-12个月每两个月一次,1-3岁每3个月一次,3岁以后每6个月一次,在连续测量2-3次之后,就可以把记录点逐个连起来形成宝宝自己的生长曲线。



02

生长曲线可以看什么?

(1)生长曲线所在的水平


如上所说,生长曲线的每个点所在的位置就代表着宝宝当下的身高水平。如果宝宝身高水平处于3rd以下,说明生长发育非常落后,我们可以诊断为矮小症,建议及时去医院的儿童内分泌科就诊进一步寻找引起矮小的原因。


(2)生长速度


我们看到标准的生长曲线会随着宝宝年龄增长逐步上升的。比如宝宝的生长曲线一直都是伴行50th的这条绿色的线稳步上升,说明宝宝生长良好。而生长速度异常会有两种可能:过慢或过快。


01

生长速度过慢

比如每三个月测量一次身高,身高几乎没长,那么这一段的生长曲线就基本是一条水平线,家长就要提高警惕:宝宝这三个月是不是经常生病?(发烧,咳嗽,呕吐,腹泻等),食欲不佳?学业过重导致压力太大?睡得太晚?...... 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这段时间的生长迟缓,青春后期的孩子还要注意有没有骨骺闭合的可能(通过测骨龄片才能看到具体闭合情况,这里不赘述)。例如下图这个曲线,宝宝的身高本来一直平行于50th的曲线生长,但在2岁3个月-2岁6个月的时候身高生长趋于水平线,生长基本停滞,这时候建议可以找医生咨询下。

4876_rr53_3737.png

02

生长速度异常过快

除了青春期出现正常的生长突增现象(大概8-14cm/年)[2],青春期之前生长曲线原来是平稳上升,但突然出现大幅度攀升,比如从50th上升到85th,要当心是否提前发育(性早熟)。虽然孩子在短期内比同龄人要高一些,但如果骨骺出现提前闭合,可能会导致最终成年身高偏矮。

生长速度异常过快的指标:2-4岁:>9cm/年,4-6岁:>8.5cm/年,6岁-青春期:男孩:>6cm/年,女孩:>6.5cm/年



03

不同体格指标的正常增长参考

(1)身高

每项运动的持续时间、运动方式、运动之间的休息时间和方式等,制定之后不随意更改。这样持续一周之后,就会在孩子心里形成一个规则意识。


身长(身高)在出生后有3个生长期(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3]。

婴儿期: 出生后2年内,最初身长生长速度非常快,随后逐渐减慢。这一时期身长共增加30-35cm。[4] 

儿童期:身高生长速度相对恒定,而在儿童晚期略有减慢。大多数儿童的身高生长速度如下(第10-第90百分位)。

2-4岁:5.5-9cm/年;4-6岁:5-8.5cm/年。

6岁至青春期:男孩:4-6cm/年;女孩:4.5-6.5cm/年。


(2)体重

0-3个月:体重增加30g/天

3-6个月:体重增加约为20g/天

6-12个月:体重增加约为10g/天

2岁到青春期之间:体重增长约为2kg/年

对于体重增长速度小于1kg/年的青春期前儿童,应去医院找医生评估下有无营养缺乏的可能。[5]

需要爸爸妈妈注意的是:足月出生的健康宝宝在生后5天以内会出现体重下降(不超过10%),只要宝宝精神食欲都还好,一般都会在1-2周内恢复到出生体重,这种现象我们叫做生理性体重下降。


(3)BMI

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判断是肥胖还是偏瘦,体重指数(BMI)是一个重要参考。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比如体重20kg,身高115cm的宝宝BMI=20/1.152=15.1。以下两张图表就是BMI的范围:

4877_aqoo_9921.png

0-5岁男孩BMI生长曲线图


4877_d8l7_7243.png

0-5岁女孩BMI生长曲线图


体重低下:同年龄同性别,BMI小于第5百分位数;

体重正常:同年龄同性别,BMI位于第5和第85百分位数之间(小于第85百分位数);

不超重:同年龄同性别,BMI位于第85和第95百分位数之间;

肥胖:同年龄同性别,BMI大于等于第95百分位数我们。


(4)头围

头围可以从侧面反映宝宝大脑及颅骨发育的情况,跟身高和体重的生长曲线一样,爸爸妈妈也可以把宝宝每次测量的头围做成曲线,在3-97百分位中间都属于正常范围。

4877_jzh9_6251.png

0-5岁男孩头围生长曲线图

4878_bvra_9182.png

0-5岁女孩头围生长曲线图


同样地,各项生长曲线水平过低或过高,生长速度过慢或者过快,都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



04

对于早产和宫内发育落后

的生长曲线监测

先天发育落后一般常见于两种情况: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1)早产儿

因为在妈妈肚子里还没待够时间就提前出来跟爸爸妈妈见面了,所以需要针对胎龄校正生长参数,首先对于矫正胎龄在44-48周之前的宝宝,建议使用Fenton早产儿生长曲线图[7],之后就可以改用WHO足月儿的生长曲线图了。

4880_pzet_7545.png


(2)小于胎龄儿指的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功能发育受限的宝宝,出生时体重偏轻的宝宝。

 怎么知道宝宝出生体重偏轻呢?可参考下图表所列举的体重,也就是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同性别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 [8]。

4882_lnel_1540.png

虽然这些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生长受限,但出生后有80%以上的宝宝在2岁内可以追赶到正常的身高[9,10],所以他们生长曲线的增速一般都会比较快。以上就是孩子生长曲线的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https://www.who.int/childgrowth/standards/en/

2.Kerrigan JR, Rogol AD. The impact of gonadal steroid hormone action on growth hormone secretion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Endocr Rev. 1992;13(2):281.

3.Karlberg J. A biologically-oriented mathematical model (ICP) for human growth. Acta Paediatr Scand Suppl. 1989;350:70.

4.Uptodate:身材矮小儿童和青少年的诊断方法

5.Uptodate:婴儿和青春期前儿童的正常生长模式

6.Taveras EM, Rifas-Shiman SL, Belfort MB, Kleinman KP, Oken E, Gillman MW. Weight status in the first 6 months of life and obesity at 3 years of age. Pediatrics. 2009;123(4):1177.

7.Fenton TR, Kim J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o revise the Fenton growth chart for preterm infants. BMC Pediatrics 2013; 13:59.

8.Alexander G R, Himes J H, Kaufman R B, et al. A united states national reference for fetal growth[J].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996, 87(2): 163-168.

9.Hokkenkoelega A C, De Ridder M A, Lemmen R J, et al. Children Born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Do They Catch Up?[J]. Pediatric Research, 1995, 38(2): 267-271.

10.Hediger M L, Overpeck M D, Maurer K R, et al. Growth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Born Small or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Findings From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 JAMA Pediatrics, 1998, 152(12): 1225-1231.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