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 儿科学 特发性矮小症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鸣:除遗传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孩子矮小吗?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鸣:除遗传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孩子矮小吗?

918    2022-11-14 17:49:09    林 鸣   


35350_lhej_1384.svg

专家简介

35350_0ufj_2851.png

林 鸣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儿童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 医学博士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童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 新冠疫情一线抗疫医生

  • 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秘书

  • 从事儿科工作多年,于2017年4月开办个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小儿内分泌林医生”,今日头条号“武汉协和儿科林鸣博士”,受到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 主要擅长:儿童生长发育、身材矮小、性早熟、儿童肥胖、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儿童内分泌疾病。


除遗传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孩子矮小吗?


当然了,这锅也不能全给当父母的背。除遗传因素外,孩子矮小还跟疾病有关。而几乎所有疾病都可能影响身高,因为多数情况下,生病时孩子食欲都不会太好,疾病还可能影响营养吸收、消耗营养,消耗的多吸收的少,身高自然长不高。


那么影响身高的疾病有哪些呢?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块:内分泌疾病和非内分泌疾病。


01内分泌疾病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生长障碍是儿童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一个公认后果,并可能为该病的起病特征。甲减的宝宝通常还伴有骨龄落后,同时还会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

 

2、生长激素缺乏症

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所引起,生长激素缺乏的宝宝在生长激素补充治疗期间可出现迅猛的追赶生长[1]。

 

3、维生素D缺乏

任何与维生素D缺乏或作用降低有关的疾病都可导致低磷血症和佝偻病,佝偻病的特征为骨骺发育异常、四肢弯曲和生长减慢。

 

4、性早熟

表现为骨骺发育加速,可造成宝宝在儿童期生长迅速,但骨龄增加更快(比如1年的实际时间骨龄增长了2-3岁)。因此,虽然身高高于同龄的其他小朋友,但因为骨骺提前闭合,导致身高生长过早终止,最终身高比同龄小朋友矮很多。

 

5、库欣综合征由糖皮质激素过量导致,表现为体重增加合并身高增长缓慢,主要症状还包括向心性肥胖、肩胛上脂肪垫增厚(“水牛背”)、腹部紫纹(类似妊娠纹)、多毛、痤疮和神经心理症状。这类疾病原发性的比较少(包括垂体肿瘤,肾上腺肿瘤等),多为继发性的,常见于因为某些疾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例如,治疗哮喘或免疫性疾病所用的糖皮质激素。


02非内分泌疾病

1、营养不良

比如食物供应不足(目前的条件比较少见)或因害怕肥胖等原因而刻意限制自己的饮食所致[2];或者某些疾病会影响食物的摄入或吸收,或增加能量消耗。

 

2、胃肠道疾病

由于胃肠道疾病导致营养摄入或吸收不良,所以胃肠道疾病所致身材矮小的宝宝,其体重不足往往比身高不足更显著。

 

3、风湿性疾病

儿童期风湿性疾病,尤其是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常导致生长发育迟缓[3]。生长障碍或许是与疾病活动度相关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所致,也可能由常用的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

 

4、慢性肾脏病 

至少1/3的慢性肾脏病患儿存在生长障碍。此类患儿出现生长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生长激素代谢及其主要调控因子IGF-Ⅰ紊乱。其他原因可能包括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饮食限制造成的营养不良、慢性病性厌食、贫血、钙磷失衡、肾性骨营养不良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5、代谢性酸中毒

单纯代谢性酸中毒可能损害儿童生长,如肾小管性酸中毒患儿[4],补碱治疗可能使患儿恢复正常身高。

 

6、癌症等恶性疾病

由于食物摄入不足、恶心、呕吐及热量消耗增加,然后放疗和化疗诱发的厌食、恶心和呕吐等导致生长障碍[5]。接受过头颅放疗的儿童因为放疗会损伤下丘脑,导致垂体分泌激素不足,包括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6],最终导致矮小。

 

7、肺部疾病

哮喘是典型的影响身高的肺部疾病,可导致生长速度减缓,重度哮喘时最为明显。

 

8、心脏病

任何原因所致的儿童重度心脏病都常出现生长障碍,主要致病因素是厌食及基础能量需求增加[7]。


所以,如果您家宝宝有个子不高的情况,建议找专业的儿童内分泌科医生进行专业的疾病排查与诊断。


35351_drmc_1693.png


参考文献:

1. Zantleifer, D., S. Awadalla,and R. Brauner. "Growth response to growth hormone during the first yearas a diagnosis criterion of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Hormone Researchin Paediatrics 40.4 (1993): 123-127.

2.     Lifshitz, F., and N. Moses."Nutritional dwarfing: growth, dieting, and fear of obesity." Journal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7.5 (1988): 367-376.

3.     Liem, J. J., and A. M.Rosenberg. "Pediatric rheumatology Growth patterns in juvenile rheumatoidarthriti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heumatology 21 (2003): 663-668.

4.     McSherry, Elisabeth, and R.Curtis Morris. "Attainment and maintenance of normal stature with alkalitherapy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with classic renal tubular acidosis." The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61.2 (1978): 509-527.

5.     Nandagopal, Radha, et al."Endocrine late effects of childhood cancer therapy: a report from the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Hormone Research in Paediatrics 69.2 (2008):65-74.

6.     Chemaitilly, Wassim, andCharles A. Sklar. "Endocrine complications in long-term survivors ofchildhood cancers." Endocrine-related cancer 17.3 (2010): R141-R159.

7.     Medoff-Cooper, Barbara, et al."Feeding, growth, and nutrition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ly malformedhearts." Cardiology in the Young 20.S3 (2010): 149-153.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