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炜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先后赴美国Baylor医学院分子与人类遗传系、美国Boston儿童医院遗传系及内分泌科进修学习。
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内分泌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
擅长儿童常见内分泌疾病、内分泌遗传综合征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如何运动才能促进长高呢?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机体免疫力和保持良好的体型状态,前面也说过疾病对于身高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我们的新生儿童骨头是贱骨头,给骨骺板以间断的压力能够刺激骺软骨细胞的增殖骨化,使长骨不断的生长促进骨发育,自然而然导致身高的增长。有研究表明,积极有效地实施了“身高助长运动处方”6个月后,经标准化检测后的生长激素GH分泌量有了明显的增加,男童,女童身高分别增长了3.42和3.58cm。而各自的体重却减少了0.2kg。说了这么多积极实施运动及运动处方的好处,但是现实中随着孩子学习压力的增加,每天堆积如山的作业怎么写都写不完呢,实在没有额外时间来实践运动,此外家长的工作繁忙,也非常容易过度关注学业而忽视了运动,但是我们前面也提过孩子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总的就是这么十来年,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很难弥补,而我们的学习是终生的事,尤其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其实个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培养和积累提高的过程,需要家长慢慢的教,提高孩子的工作与学习效果。而重要的就是希望可以更加重视孩子的运动。参与体育锻炼运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多样化的进行,不可为了目前体测考试而采取应试突击。有一些高强度的强体力运动还是不建议孩子做的,像马拉松、举重这些过量过度重压式的训练不利于长高。
对于孩子的积极促进方式身高增长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适宜的运动类型,2.适宜的运动强度,3.适宜的运动时长。我们通过量化运动的三大要素,以此来判断运动是否适宜。平时大家可能也是比较困惑的,就是对于这么多运动类型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场所该如何选择?如何评判运动的强度是否适宜,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运动强度?以及孩子们现在课业繁重,生活压力大的今天,是不是要每天运动,每次运动多长时间呢?接下来我们将分点来进行讲解。首先对于在不同年龄段,如何选择运动类型而言,我们说做任何事都是这样的,希望可以把运动方式及形式多样化,这样才不会觉得就像每天在完成既定任务一样,才不会觉得枯燥无味,我们在给孩子选择运动方式也是一样的,尽量选择多种类型运动与放松训练相结合,日常我们知道的可以有助于身高增长的运动,包括伸展性运动、弹跳性运动、全身性运动以及户外运动,伸展性运动包括引体向上、广播体操、太极拳、踢腿、压腿、芭蕾舞、瑜伽练习、游泳、各种球类运动等,这些可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5次左右。综上所述,并不是运动了就一定能长高,合理有效乃至高效的运动才能对孩子的身高有积极促进作用。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