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湖北省儿科学会儿保专业组委员
湖北省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武汉健康管理学会理事
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6部,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儿童营养缺乏、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性早熟、
儿童遗传代谢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学习困难、儿童抽动症、孤独谱系障碍等疾病的诊治
特发性矮小症和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比较
一、 特发性矮小症
特发性矮小症是什么?
特发性矮小(ISS)是儿童矮小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是一种暂时性、原因不明的身材矮小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临床上特发性矮小一般可以表现出没有明显的生长激素缺乏,也没有明显的进行性病理改变。诊断标准是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同地区正常参考值两个标准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而且没有找到慢性系统性的疾病、内分泌的疾病、营养性的疾病、骨骼的疾病或者染色体异常,在临床上还需要排除生长激素缺乏。家族性矮身材和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都属于ISS范畴。
对儿童有哪些影响?
特发性矮小症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情绪以及心理等方面。受到身高的影响,患儿的内心会极度自卑,而且还缺乏足够的自信,不愿意与外人接触,时间长了不仅情绪上容易出现问题,导致过于敏感,而且还会导致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
有什么治疗方案呢?
刚出生时特发性矮小症孩子的身高、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内,而且身材比较匀称,也没有明显的慢性器质性疾病,比如肝脏、肾脏、心脏、肺部或者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及骨骼发育障碍,同时也没有明显的心理或者是严重的情感发育障碍,一般进食正常。染色体检查的结果大多正常,而且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生长激素峰值≥10ng/ml,骨龄一般是正常或者是延迟。但是随着年龄增大,特发性矮小症孩子生长发育的速度会比同龄孩子明显下降,一般每年身高增长幅度<5cm。由于特发性矮小症的病因并不是十分明确,所以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一般临床上治疗主要是涉及到是否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以此促进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此外,特发性矮小症的患儿运动非常重要,因为运动可以有益于身体的发育和身高的增长。运动的方法是慢跑、跳绳等。也可以进行球类运动、游泳等,但是需要注意坚持运动。此外,充足的睡眠对于患儿长高也非常重要。
二、 生长激素缺乏症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什么?
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是指在青春期之前,由于下丘脑或垂体先天或后天病因,造成生长激素不足,生长激素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称为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或垂体性矮小、垂体性侏儒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大多为散发性,少部分为家族性遗传。
对儿童有哪些影响?
1、儿童期最主要特征是矮小,生长素缺乏症的儿童身高比平均水平矮10cm,甚至更多;
2、体成分异常,体成分异常主要是由于生长激素生理功能能促进肌肉生长,让脂肪分解,因此生长素缺乏症的儿童相对偏胖、脸圆;
3、由于长期缺乏生长激素,导致骨骼生长异常,不仅阻碍生长,同时会让骨骼强度有一定障碍,出现骨密度下降;
4、生长激素缺乏会导致整个人活力与精力下降,自我感觉非常不理想,年龄大的儿童会出现心理异常,个子不高再加上活力精力下降,导致儿童心理异常。
有什么治疗方案呢?
对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无论特发性或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均可用生长激素治疗。开始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以缩小患者与同龄儿的身高距离,并对达到成人靶身高有很大帮助。
一、一般治疗
合理的膳食,荤素搭配,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钙、锌等营养物质。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9~12小时,晚上9点应该上床睡觉。保证每天1~2小时的运动,包括打球、跳绳、跑步等。
二、药物治疗
1、生长激素替代治疗:目前对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无论特发性或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均可用生长激素治疗。开始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2、类胰岛素1号生长因子:生长激素受体缺陷者,由于类胰岛素1号生长因子产生障碍,外源性生长激素治疗无效,近年来国际上采用类胰岛素1号生长因子治疗,对促进增长有一定疗效。
3.
其他激素治疗:垂体前叶多种激素不足的患儿同时给予相应激素治疗。
三、手术治疗
此病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