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与保健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第十一届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
多年从事内分泌代谢科临床工作
擅长矮小症、性早熟、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诊治,着重于特纳综合征、性发育异常、特殊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主持上海交通大学 “医工交叉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级基金项目一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横向课题一项,参与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工作。
掌握“肥胖”的应对密码,帮娃赢得理想身高!
一、儿童期肥胖
排除疫情因素,在我国,儿童肥胖近年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全国第四次营养健康调查报告数据表明,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比例逐年增长,特别是在近十年的时间达到了5300万,相比较过去涨了2倍。
如果一个小朋友是肥胖的状态,其实可能会引起很多高风险的疾病。另外,让不少父母更担忧的是,肥胖儿童的性激素分泌也容易异常,可能会导致性早熟和身材矮小等问题。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害
肥胖影响的不仅是外形,还有一些其他的健康风险。首先是内分泌系统,曾经有报道过,糖耐量受损这个疾病在肥胖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的比例大概是7%至25%,此外,还有0.5%至4%的概率患上2型糖尿病。雄激素过多症、早发性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两个疾病也会更可能发生在肥胖的青春期女孩子身上。
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相比较非肥胖儿童,肥胖儿童的高血压概率要高3倍之多;肥胖儿童中,一半以上有血脂异常;并且,如果儿童期和青春期肥胖,会增加其成年后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最后是心理方面,在年龄增长的同时,肥胖儿童更容易患有和他人疏远、亲密关系扭曲、自尊心较低、体态形象感知扭曲,甚至产生焦虑、抑郁这类心理社会疾病,多发于女孩。
三、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控制体重?
如果小朋友在家光吃不动,身高可能不会增长,但体重反而长得多。长此以往,不干预的话,体重有发展成为超重或肥胖的可能性,如果既往身材就偏胖,那么身材发展将会更加严重!合理饮食是预防与控制儿童肥胖的有效手段之一,下面讲一讲如何智慧地做到合理饮食。
1、三餐不吃撑,早餐优先行
早上不吃早饭,或者早饭吃得不好可能会导致头晕、心慌、抵抗力下降等情况的发生。
在人体一天的总能量里面,早餐供应的能量达到25%-30%。疫情期间,孩子通常会起床比较晚,这时候要提醒孩子吃早餐。
2、吃饭要慢嚼,饱了早知道
吃饭的时候,咀嚼速度一定不能太快,因为人太快吃东西,大脑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已经吃饱,很容易就吃撑。因此,吃饭时仔细咀嚼,可以帮助身体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还能体会到食物原汁原味的风味!
3、 食材如何选,宝塔来指导
可以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了解小朋友吃的种类和吃的量,注重食材的丰富性,多吃谷物、蔬菜、奶制品,搭配一些鱼类、肉禽蛋类,做饭的时候,少放点油和盐。在多数时候,我们拿成年人的2-3个拳头类比食物量,建议孩子每天吃蔬菜和新鲜的水果,以及掌心大小的肉。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