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 儿科学 生长激素缺乏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治医师】朱栋梁:孩子脸上有白斑,是有蛔虫吗?还是维生素缺乏?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治医师】朱栋梁:孩子脸上有白斑,是有蛔虫吗?还是维生素缺乏?

883    2022-11-24 10:23:50    朱栋梁   


8659_n8pd_9281.svg

专家简介

8659_mbur_6882.png

朱栋梁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儿保科   主治医师


  • 湖南医师协会首届罕见病理事;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教师;

  • 擅长儿童保健及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如矮小、性早熟,以及运动、语言、行为发育异常等疾病;2009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至今1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修儿童保健学以及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一年;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篇。

  • 格言:做有温度的医生,做可信赖的医疗。


孩子脸上有白斑,是有蛔虫吗?还是维生素缺乏?

医生,我孩子脸上长白斑了

是不是肚子里有蛔虫啊?

是不是缺乏维生素啊?

是不是缺乏微量元素啊?

是不是营养不良啊?

要不要查一下?

     在日常门诊中,经常会碰到比较焦虑的妈妈一连串的灵魂拷问。


     儿童脸上长白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碰到过,老百姓都称之为“虫斑”。绝大多数家长第一印象也会想到蛔虫,这可以理解,毕竟小时候长辈们也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我小时候脸上长白斑,妈妈也给我“宝塔糖”打虫。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最近看到有的医生给有这种“虫斑”的孩子建议口服驱虫药物治疗,这才让我意识到,原来很多医生也这么认为。所以我觉得有必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科普。


     儿童脸上长“虫斑”,真的就是有寄生虫吗?是维生素缺乏吗?是微量元素缺乏吗?


     事实还真不是这样。这种所谓的“虫斑”是儿童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它真正名称叫做白色糠疹,也叫单纯糠疹。既然不是寄生虫引起的,为什么还要叫做“虫斑”,其实现代医学上并没有所谓的“虫斑”。“虫斑”是在以前贫穷年代,寄生虫患者比较多,同时对“白色糠疹”认识不足,误认为和寄生虫有关,长期一直被叫做“虫斑”,就这样被“传承”至今的一个误解而已。

 

01

什么是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并且在肤色较深的个体中更为明显。通常表现为多个无症状性色素减退性斑点和斑片,圆形或椭圆形,主要累及面部、躯干上部和上肢。色素减退之前可能出现轻度红斑和脱屑。

 

02

白色糠疹是怎样引起的呢?

白色糠疹的具体病因并不完全清楚。多数情况下被认为是特应性皮炎的一种轻微表现,但它也可发生于非特应性个体中(一会儿特应性的,一会儿非特应性的,其实这些字眼不需要太去纠结,说白了就是任何儿童都可能出现)。


 但是,可以明确的是: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虫斑”和寄生虫有关系,并且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也是没有关系的。

 

03

白色糠疹常见么?

白色糠疹是儿童比较常见的良性皮肤病,约有40%儿童患过此病。多见于3-16岁儿童,且90%发生在12岁以下儿童。

 

04

白色糠疹怎样治疗?

白色糠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以自己好,但其消退所需时间从数月至数年不等。所以不需要吃打虫药,也不需要查微量元素,更不需要补充微量元素或者维生素。如果出于美观,有意愿干预,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案:

1. 润肤剂:涂抹温和的保湿剂(例如:凡士林凝胶和霜剂),可减轻皮损脱屑;

2. 低效价外用糖皮质激素,例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减轻瘙痒,并可加速皮损色素恢复;

3.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替代糖皮质激素),例如:0.1%他克莫司软膏、1%吡美莫司霜对白色糠疹也可能有效;

4.另外防晒也很重要,因为日晒也可能加重皮肤损伤,使白斑显得更为突出。 


8660_ctpb_7963.png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