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玫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
从事小儿内科临床工作35年,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儿科临床工作经验,能快速诊断和处理各种儿科常见疾病,擅长各种儿科疾病,特别在小儿神经(癫痫、抽动),呼吸(儿童反复咳嗽、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小儿生长发育指导,喂养困难,偏食,过敏免疫性疾病,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等内分泌疾病诊疗具有独到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备良好的医德风尚,深受广大患儿和患儿家属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
科学管理,助力成长
又到了暑期生长发育看诊高峰期,最近有几个家长来门诊跟我说“邓医生,我们家孩子在您的治疗下达到理想身高了,孩子长高了,更自信了。”听到家长如此反馈觉得很欣慰。又到一年暑期,家长们应该抓住春夏季这个大好时光给孩子们吃好、睡好、运动好,这里给家长们一些建议科学管理孩子身高。
1、定期测量身高:首先养成给孩子定期测量身高的好习惯,至少每3个月给孩子定点、定时量一次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长速率(一天内身高的变化是晨起最高、睡前最低,这是因为一天的活动和体重的压迫使椎间盘变薄、足弓变浅、脊柱弯曲度增加的缘故,一般早上要比晚上高 1~2 厘米。量身高需要注意:同一时间(固定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测量工具、同一人测量,采用精确的测量技术和测量工具可以最大限度控制误差,比如固定每月1号的晚上在门厅的墙上用三角尺或书本由孩子母亲测量。三岁以下儿童一般测量卧位身长:用标准的量床或携带式量板,婴幼儿脱去鞋、袜、帽和外套,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一人用手左右固定婴幼儿头部,使头顶紧密接触头板,另一人站在婴幼儿右侧,左手握住两膝,使两下肢并拢紧贴量床,右手移动足板使其紧贴双脚足跟,读足板处所示数字。
2、 睡眠:睡眠也是影响孩子身高的关键因素,各年龄有不同的要求,建议学龄期的孩子不晚于22:00睡觉,并睡足8-9小时以上,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分泌,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 “春眠不觉晓”,春天正是我们睡眠质量最好的时候,这时候尽量让孩子们早睡、睡足、睡好,以保证生长激素的分泌。
3、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和蛋白质的充足摄入,一般肉蛋奶提供蛋白质,果蔬提供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豆类也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少喝碳酸饮料、少吃西式快餐、油炸食品和反季节蔬果等。建立良好的摄食习惯,防止孩子偏食、肥胖、营养不良等。特别强调高糖食物直接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对长高危害极大。每顿吃七八分饱,适度饥饿的状态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促进长高。牛奶是补钙的最佳食补来源,不仅含有丰富的钙质,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接近,具有良好的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在营养学上是公认的优质蛋白,如果孩子不爱喝甚至完全不喝牛奶,体内钙含量很大可能是不能满足的。
4、合理科学运动:每天运动一小时。间歇跳跃性项目能刺激骨骼生长,如跳绳、蹲跳、单脚交换向前跳、跳台阶、纵跳摸高等;伸展性运动能改善肌肉弹性和韧带的柔韧度,有助于骨骼生长,如拉伸腰背、体前屈等;有氧运动项目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运氧功能,如慢跑、大步走、跑楼梯等。
5、心理: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家庭环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不要习惯在饭前和睡前批评孩子,孩子心情压抑、缺乏关爱、没有安全感,会影响下丘脑神经递质的分泌,使生长激素分泌较少,导致社会心理性矮小症。临床观察证明,精神受过严重刺激的儿童,不但容易患各种疾病,而且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造成未老先衰。这就是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了大脑和内分泌功能的结果。因此,家长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平和的环境,让孩子愉快地成长。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