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童保健中心 副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小儿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病,免疫紊乱,营养失衡,神经系统疾病及后遗症的诊治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
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原地区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协作组委员
河南省儿童身高促进联盟特聘专家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发育行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儿童康复合作发展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院协会妇幼保健专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洛阳市疾控中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成员
河南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一节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
第二届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遗传代谢内分泌学组中原协作组委员
河南省儿童罕见病诊治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组副组长
洛阳市医学会第七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学运动,健康成长
无论在什么时候,运动的重要性都不能忽视,成年人坚持运动可以起到减肥作用,保持好的身材,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是儿童,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能促进长高,还可以改善孩子的心理状态。
一、合理安排日常运动
1.生活中的运动
生活中的运动比较简单,主要指的是日常行走、购物、逛街或者骑自行车上下学等。每天可以多次运动,累计的运动时间应在30分钟以上。
2.伸展运动
对于儿童来说,想要促进长高,还应积极进行伸展运动,比如肢体拉伸或者瑜伽。建议每周运动5~7次,每一次可以练习5~6个动作,强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要有拉紧感,如果拉紧感不足,运动效果会减弱。
3.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在促进儿童长高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每周坚持进行4~5天的有氧锻炼,可以提高运动效率,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在进行有氧运动时,需正确选择运动方式,常见的有跳绳、慢跑、骑行或者舞蹈等,根据孩子的性格、喜好、年龄等方面进行选择。运动时间不宜过短,建议每天运动40~60分钟,以中等强度为主。
4.肌肉力量训练
为了使运动的效果事半功倍,在积极进行上述运动的同时,也要适度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每周训练2~3次,强度不宜过大,略微超过肌肉负荷即可。常见的方式包括仰卧起坐、俯卧撑等,不过这些训练方式对孩子的年龄要求比较高,适合年龄稍大者,比如青春期的儿童。年龄太小不宜进行肌肉力量训练,以免造成肌肉损伤。
二、重视运动前、中、后的营养补充
1.运动前
运动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是备好水和补充能量的食物。一般来说,餐后两小时是最合适的运动时间,因为这个时候血糖水平较为稳定,运动效率更高。
2.运动中
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出汗,导致一部分水分流失,为了防止出现脱水的问题,要注意补水。运动中的补水应以少量多次为主,每次可以补充100毫升左右,建议每隔15分钟补充一次。要注意水温,不能喝太热或太冷的水,否则会引起身体不适。
3.运动后
运动过后体内不仅会有水分流失,能量消耗也比较多,需要针对性补充,一般补充的是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当然也不能忽视了微量元素和水分,不能过量补充油脂类物质,否则会使运动的效果减弱也会影响肠胃健康。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