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棨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副教授 儿科教研室主任
儿科教研室主任,儿科二区主任。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遗传内分泌学组华南协作组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南宁市儿科分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专委会重症监护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广西儿科分会常委。广西妇幼保健协会内分泌学组委员,南宁市手足口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专家。
研究生学历,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医学专业。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20年,临床经验丰富,曾到意大利锡耶纳大学附属医院及佛罗伦萨Meyer儿童医院进修学习。主持多项科研课题,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现代实用儿科学》主编,核心期刊《检验医学与临床》特邀审稿专家。熟练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治,擅长儿童疑难重症疾病和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治。
如何给宝宝补微量元素?
现在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生长,担心孩子缺少某些微量元素,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经常挂在家长们嘴边的问题:孩子是不是缺钙了?宝宝缺钙可出现枕秃、不易入睡、爱哭闹、容易惊醒、盗汗等症状,严重的还可出现鸡胸、佝偻病等。食补方案:海产品如鱼、虾皮、虾 米、海带、紫菜等均含有丰富的钙质,极易被人体吸收;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腐竹等是上好的补钙食品;奶制品如鲜奶、酸奶等也含钙丰富,而且易于吸收,是宝宝摄取钙质的优良食物,孩子每天喝500毫升以上的牛奶可满足钙的吸收。另外蔬菜也是补钙的绝佳食品,如胡萝卜、小白菜、小油菜等。钙剂补充:市面上的钙剂种类繁多,建议爸爸妈妈选择时要注意看钙剂的钙元素含量。市面上各种钙剂中所含钙元素量为10%~40%,即1克钙剂只提供钙元素100~400毫克。另外,3岁以内的宝宝可选颗粒性钙剂,3岁以上的宝宝可选择咀嚼片。钙剂的用法用量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盲目补钙,而且应单独给宝宝服用钙剂,不宜与食物、牛奶等同服,否则影响钙剂的吸收,建议在晚餐半小时后口服。让宝宝多晒太阳有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骨骼生长,家长可带孩子到医院做维生素D检测,针对性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
缺铁也是家长们紧张的,宝妈们也经常问“医生,我的孩子是不是缺铁性贫血”,很多家长误以为缺铁就是贫血,是比较严重的症状,所以补铁也是势在必行。缺乏症状:铁缺主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这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缺铁的宝宝通常皮肤、黏膜苍白,并可出现心跳过快、呼吸加速、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症状。病程较长的宝宝还可出现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食补方案:蛋黄、猪肝等动物内脏、猪肉、牛肉、芝麻酱、黑木耳、海带、豆制品,以及一些绿叶蔬菜等,都含有丰富的铁,宜给宝宝适当多吃。铁剂补充:目前铁剂主要包括无机铁和有机铁。无机铁如硫酸亚铁,价格便宜,但肠道副作用较为明显;有机铁如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容易吸收、对人的胃肠道副作用小,口感较好。宝宝是否需要补铁,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经医生诊断后综合评定,爸爸妈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合适的铁剂,切忌自行给宝宝补充。
孩子不吃饭,很多家长们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是不是缺锌了。宝宝缺锌,可能出现食欲下降、食量减少,生长发育缓慢,严重的还有异食癖。很多食物中富含锌,可以让宝宝吃适量的海产品、动物内脏、红色肉类、干果类、谷类等含锌较高的食物。锌剂补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葡萄糖酸锌,以帮助宝宝补锌。用量按宝宝体重测算,一般宝宝每天剂量为3.5~7毫克/千克,疗程为2~3个月。具体的用法用量,应遵医嘱,切不可自行给宝宝补充。
微量元素是维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营养素,但家长们也不必过于焦虑,只要孩子每天喝足够的奶量,平时不偏食、不挑食,孩子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充足的微量元素。若必须进补,也需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