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儿内分泌遗传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遗传中心执行主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首席科学家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3项
代表性著作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Clinical Chemistry,Human Mutation等杂志。
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高峰高原研究型医师计划
亚洲遗传代谢病学会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罕见病学组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分子遗传学组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出生缺陷与分子遗传分会副主任委员
足踝问题对儿童身高的影响
小孩子的足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发育情况不仅关系着孩子的健康,也关系着身高的增长。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总是崴脚,走路的时候姿势也比较奇怪,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足踝已经出现了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足踝问题对儿童身高的影响有哪些?
一、足踝问题对儿童身高的影响
1.踝关节稳定性下降
踝关节连接小腿和脚部,是人体最为重要的承重关节之一,虽然踝关节纤细,但是站立的时候却能够撑起全身的重量。踝关节周围不仅有骨性结构,也有丰富的韧带和肌肉组织,能够保证负重稳定。若是出现足踝问题,踝关节的稳定性会下降,站立、行走时都会感觉踝关节疼痛,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如果情绪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则会导致内分泌功能异常,进而影响长高。
2.运动能力下降
运动是促进儿童长高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如果存在足踝问题,运动能力会下降,进而影响长高。脚共有26块骨头,骨头边缘还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可以使脚部自由伸缩,完成内外翻、内外旋等动作。但是一旦出现足踝问题,做这些动作时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孩子无法进行正常的运动。如果平时的运动量过少,会对身高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3.血液循环变差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足踝则是维持脚部血液循环的重要部位,如果足踝健康,血液循环比较好,对身高发育有利。但当出现足踝问题,血液运行受阻,可能会导致脚发育异常,不利于身高增长。
二、改善足踝问题的方法
1.夹袜子游戏
准备一张有靠背的椅子,让孩子反坐在上面,用手扶住椅背,将袜子放在椅子前方的地面上,让孩子用其中一只脚的脚趾将地上的袜子夹起,并且移动到30厘米以外的地方,连续进行5次,双脚可以交替练习。
2.单脚站立
家长要引导孩子总单脚站立,尽量使用有足踝问题的一侧脚,每次站30秒,适当休息后再继续站立,连续做5分钟左右。单脚站立时孩子可能会摔倒,家长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受伤。
3.踮脚尖
踮脚尖是比较简单的一种运动方式,但是却能够锻炼脚踝肌肉,有助于增强脚踝肌肉的力量,使脚踝处于稳定状态,减少扭伤的几率。可以坐着踮脚尖,膝关节要和大腿保持水平状态,将脚尖踮起,每次可以踮20~30次,速度不用太快。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