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东方
岳阳市中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岳阳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
湖南省儿科专业委员会小儿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岳阳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岳阳市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儿科疾病,对儿童危重症的抢救与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如何通过运动长高?
小于胎龄儿又称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或又称小样儿,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围生期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如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肺出血和低血糖等。IUGR亦是导致儿童和成年后身材矮小、智力障碍、心理行为异常、性发育迟缓、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原因之一。欧美国家的IUGR发生率约2.5%,我国发生率在7.5%左右。
小于胎龄儿是指其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或同胎龄同性别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在许多其他的小于胎龄儿定义中,有出生前的指标和出生后指标,如:①出生前腹围少于标准生长图中的第2~10百分位数;②出生体重<2.7kg(胎龄≥37周);③出生体重或身长<对应胎龄标准的第3~10百分位。
人类胎儿约有3%~10%在出生时为小于胎龄儿,至2岁时,多数小于胎龄儿儿童身材将会正常化,但约有10%~15%的小于胎龄儿儿童不出现充分的出生后追赶生长,这部分小于胎龄儿儿童在儿童期身材矮小,其中约有一半小儿至成年后身高仍会低于正常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
胎儿生长障碍可以由胎儿、母体、胎盘等因素引起,约l/3的小于胎龄儿病例被认为系由胎儿基因突变所致,余2/3的小于胎龄儿婴儿由母体或胎盘因素造成。胎儿因素中除基因突变外,尚有先天缺陷、遗传性代谢缺陷、感染和多胎等。约5%~7%病例由染色体畸变引起,其次胎盘功能不良,包括胎盘异常、胎盘断裂、梗塞及血管异常;母体因素包括慢性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吸烟、药物滥用和酗酒等;最后是感染,约5%~10%病例系病毒、细菌、支原体或原虫感染,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感染是小于胎龄儿发生最常见相关病毒。除严重的营养不良外,围生期营养对胎儿生长的影响较小。
部分小于胎龄儿小儿在出生后未能呈现充分追赶生长的原因至今未能明了。大多数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矮小儿童表现为有正常的生长激素分泌,但对生长激素的敏感性下降,部分孩子是由于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减少了生长激素受体的亲和力而造成对生长激素不敏感;同时也可能与生长相关性内分泌异常有关。
小于胎龄儿的各器官系统发育比较完善,但因宫内生长发育障碍,出生后常有以下表现:①营养不良、消瘦、婴儿皮下脂肪明显薄、皮肤干燥;②低血糖,由于肝内糖原贮存不足,生后组织对糖的吸收和利用加快,约有1/3 小于胎龄儿儿童出生后3天内会有低血糖发生;③宫内缺氧引起症状如羊水污染、黄疸、呼吸困难、脑病症状等;④酸中毒,由于组织缺氧、低氧代谢等引起代谢性酸中毒;⑤宫内感染症状:如肝脾肿大、黄疸期延长、视网膜脉络膜炎;⑥应激反应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目前的小于胎龄儿的治疗除了纠正营养不良和防止低血糖发生外,目前已证实,生长激素可加速小于胎龄儿的生长。研究认为生长激素治疗可明显增加小于胎龄儿儿童的身高,减少身高落后的标准差积分,治疗的效果与治疗剂量、体重、父母平均身高成正相关,与开始治疗年龄成负相关,所以孩子在4岁后仍未达到正常身高,就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就诊治疗。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