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 儿科学 其他疾病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何小荣:科普文章4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何小荣:科普文章4

1903    2023-03-03 14:16:12    何小荣   


22573_naol_9968.svg

专家简介

22573_wztb_6656.png

何小荣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 1979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医疗系,1996年晋升副主任医师,2002年被新乡医学院聘为兼职教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对儿童常见病(肺炎、腹泻),多发病(佝偻病、贫血),疑难病有深入研究。

  • 擅长领域 擅长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喂养、遗传代谢、内分泌等病症(矮小症、性早熟、孤独症、抽动症、多动症、遗尿症、肥胖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多篇论文在中国妇幼保健杂志和儿科临床杂志发表。曾获得洛阳市医疗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科普文章4

当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一切对宝宝都是神秘的第一次接触,宝宝们总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着每一次的探索,对这个世界作出自己的反应!当很多的宝爸宝妈们沉浸在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喜悦时,却因为缺乏经验,对于宝宝出现的一些反应及行为不了解,所以常常担心、忧虑。例如宝宝在睡觉的时候,遇外界有声音、温度或者光的变化时,会出现一惊一乍、手足抖动或者下颌细微颤动、手脚突然抬起,像被惊吓一样把自己惊醒,或全身猛地抖一下的现象,宝爸宝妈总会惊慌失措地问医生:“医生,我家宝宝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是抽搐么?”,其实大可不必惊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新生儿抖动和新生儿惊厥的那些事,帮助新手宝爸宝妈正确区分新生儿抖动和新生儿惊厥。

22574_cixj_5151.png

一、什么是新生儿抖动?新生儿抖动是由于新生儿大脑皮质尚未完全发育,肢体活动主要受皮质下中枢的控制,受刺激容易引起兴奋“泛化”,表现为在打开包被时或是大声、强光、震动以及改变宝宝的体位时,出现粗大震颤样的自发动作,或缓慢的、不规则的、抽搐样的手足动作,甚至有时可见踝部、膝部和下颏的抖动等这些无意识、不协调的动作,通常被称做新生儿惊跳,又名“莫罗反射Moro Reflex”。这是宝宝先天反射的一种,它表现为婴儿的双臂伸直、手指张开、背部伸展或弯曲、头朝后仰、双腿挺直、双臂互抱。随着大脑发育成熟,逐步由大脑皮层取代皮质下中枢来控制肢体活动,生理性抖动一般在生后4-5个月便会逐渐消失。

二、如何缓解新生儿惊厥?1.睡眠时适度的包裹缓解新生儿抖动(惊跳)。由于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所致,所以在新生儿期出现并没有病理意义,家长不必过于紧张。新生儿出现惊跳时,用手轻轻按住他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没有裹包被的新生儿,只要扶住他的双肩或将一双小手交叉按在胸前,也可以使他安静下来。新生儿惊跳对脑的发育没有影响。裹襁褓是模拟宝宝在母亲子宫中的一种包裹状态,当宝宝睡觉时,让宝宝有安全感,让宝宝安睡。打包裹的方法呈“上紧下松”,一定要将宝宝的双臂紧紧包住,双腿不紧裹,保持宝宝下肢在子宫内的自然状态屈曲状,下肢屈曲略外展的体位还可以防止髋关节脱位。2.充足的按摩和抚摸缓解。操作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给宝宝做按摩,不需要讲究按摩方法和按摩位置,只要对宝宝进行轻轻抚摸和按摩就可以。抚触和按摩的过程中宝宝会感受到身边有人,会让宝宝感受到生活环境的安全。抚触就是在婴儿脑发育的关键期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刺激,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促进生长及智能发育。这样就可以很好地缓解新生儿惊厥。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