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栋梁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儿保科 主治医师
湖南医师协会首届罕见病理事;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教师;
擅长儿童保健及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如矮小、性早熟,以及运动、语言、行为发育异常等疾病;2009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至今1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修儿童保健学以及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一年;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篇。
格言:做有温度的医生,做可信赖的医疗。
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吸入治疗
吸入治疗是什么?
吸入治疗是指通过射流或震荡等方法将药物溶液变成气雾,进而通过呼吸将药物吸入到气道内的一种用药手段。
吸入治疗有什么用?
吸入治疗是儿童很多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可用于哮喘、喉炎、以及一些喘息性疾病等。
吸入治疗主要包括哪些?
吸入治疗主要包括要定量吸入器、干粉吸入器和雾化器吸入。
雾化治疗有哪些优势?
雾化治疗和口服、肌注、静脉用药一样,都是属于一种给药方式。但和其他给药方式相比,雾化吸入治疗具有的优势包括:药物能够直接到达作用部位、起效更快、用药剂量小,全身利用度低、不良反应少等。
哪些情况需要做雾化?
在儿科雾化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喉炎、复发性病毒诱发性喘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管插管拔除后等情况。
儿童常用的雾化药物有哪些?
用于儿童雾化的药物主要分两大类: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
糖皮质激素有 :吸入用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
支气管扩张剂有:β2受体激动剂如:硫酸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还有复方制剂药物如:复方异丙托溴铵(含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
雾化液的配伍中有些什么需要注意的?
雾化药物配伍中糖皮质激素可以和支气管扩张剂混合一起雾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复方异丙托溴铵的药物说明书中明确指出不和其他雾化溶液混合雾化。
另外不和其他非雾化制剂的药物一起雾化(除生理盐水)
03禁忌症
哪些情况下绝对禁止做雾化?
雾化没有绝对禁忌症,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适合
哪些情况下可以不做雾化?
雾化治疗是儿童很多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呼吸道疾病都需要进行雾化,对于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引起的咳嗽并不需要雾化治疗。
哪些药物不适合用于雾化?
注射制剂药物(除生理盐水)、任何中药制剂药物。
临床中有些药物经常被误作为雾化药物,但都是不太合理且不推荐的。比如地塞米松、氨溴索、糜蛋白酶、庆大霉素。这些药物都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并且并没有得到更高的研究证实能够带来获益,所以都是不推荐的。而中成药物也并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任何情况下也是不建议使用的。
04注意事项
雾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进行雾化操作前,操作者先洗手;
每次雾化液体量尽量维持在4ml左右,不足时可加用生理盐水;
雾化通常持续10分钟左右,直至雾化气雾明显减少可停止;
雾化时手持的雾化面罩尽量保持垂直位利于雾化液的汽化喷出;
雾化后需要注意什么?
雾化后需要及时清理面部以及口腔,尽量减少面部以及口腔内的药物残留;
雾化后注意用清水冲洗雾化面罩,在自然环境下晾干后待下一次备用。
雾化过程中经鼻吸好还是经口腔吸好?
由于鼻腔狭窄且通道鼻口腔复杂,导致经鼻腔吸入过程中会经过鼻腔的过滤,药物沉积在鼻腔内部增多,吸入至下呼吸道的量少,所以用口腔吸会更好。但在年幼儿尤其是小婴儿并不能配合用口腔吸入药物,这种情况下就只能选择用雾化面罩经鼻吸入,但注意清理鼻腔内的分泌物使鼻腔保持通畅。
听说哭闹中做雾化效果更好,是不是真的?
不是。雾化治疗效果取决于最终雾化吸入的药物在肺部的沉积量有关,而这个药物在肺部的沉降量又和潮气量(潮气量指每次吸入的气体量)有关,而哭闹的时候吸气比较短促,且哭闹不安不易固定雾化面罩影响密闭性,同样也影响吸入药物量,最终影响雾化效果。最好的雾化状态是进行深慢的呼吸,所以雾化效果中清醒安静状态下好于睡眠状态,而睡眠状态又好于哭闹状态。
05并发症
雾化治疗过程中有哪些不良反应?
雾化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如:
肾上腺素类药物可能出现头痛、失眠、心动过速、兴奋、颤抖、焦虑等;
持续的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口腔念珠菌感染、继发肺部感染等;
抗胆碱能药物可能引起口干、皮肤干燥、尿潴留等。
气溶胶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感染。这里包括雾化器以及吸入药物的污染导致感染。所以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需要及时的清洗雾化面罩,进行雾化操作前注意洗手等措施,雾化器专人专用。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