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鸣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儿童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童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新冠疫情一线抗疫医生
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秘书
从事儿科工作多年,于2017年4月开办个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小儿内分泌林医生”,今日头条号“武汉协和儿科林鸣博士”,受到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主要擅长:儿童生长发育、身材矮小、性早熟、儿童肥胖、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儿童内分泌疾病。
日本首相患的“溃疡性结肠炎”会感染小朋友吗?
日本首相决定辞去首相职位,而罪魁祸首居然是“溃疡性结肠炎”。
很多家长对这个疾病相当陌生,甚至有家长也会问到:日本首相都束手无策了,小朋友会不会得这个病?
首先,答案是有可能的,但是爸爸妈妈们也不要太担心,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还是很低的,据统计,2010年我国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大概是100万人里面有6个左右。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呢?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
溃疡性结肠炎会有哪些症状呢?
1.胃肠道症状:长期腹泻,甚至血便,腹痛。
2.生长发育障碍:胃肠道症状引起营养物质吸收不好,所以这类患儿的身高或者体重常常低于同龄儿童(当然这只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表现,身高不高的小朋友家长不要自动代入)。
3.医生检查腹部压痛比较明显,甚至可以摸到包块(右下腹为主),肛门周围病变(包括肛门瘘,皮赘或者肛裂)或者大便隐血阳性。
4.全身症状:疾病发作期可能出现发烧和乏力,如果长期便血,可以出现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
为什么会患溃疡性结肠炎呢?
遗憾的是目前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但危险因素包括:
1.年龄和性别:15-30岁是发病高峰,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
2.人种和种族:白人和犹太人相对发病率更高些。
3.遗传因素:父母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大概有10-25%的孩子也会存在这种情况。
4.饮食:婴儿期牛奶蛋白过敏、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糖)有可能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生风险增加。
5.缺乏锻炼:体力活动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如果怀疑小朋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该做哪些检查呢?
01查血
70%的患者存在贫血,40%的患者有白蛋白水平下降。
02大便检查
有肉眼血便或者大便隐血阳性,40%以上的患者有直肠出血。
03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小肠成像或者小肠CT。
04肠镜检查
最为直观并且可以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儿科可以开展儿童消化内镜检查(儿童胃镜和肠镜)。
如何治疗呢?溃疡性结肠炎是不是很难治好呢?
那么日本首相都治不好的疾病,儿童会不会也很难治呢?
家长也不用过于焦虑,儿童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并且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需要在专业的儿童消化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参考文献:
[1] 1.Kappelman M D , Rifasa Shiman S L , Kleinman K , 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 in the United States[J].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07, 5(12):1424-1429.
[2] 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营养学组,中华儿科杂志 2019 年7月第 57 卷第7期,501-507。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00829/content-114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