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内分泌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博士,副主任医师
从事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十余年,对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常见病及其危急重症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儿童矮小症、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糖尿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儿科内分泌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代谢性骨病及儿童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2019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学习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浦东基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不建议吃的零食
第一种是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零食。
孩提时代养成的对食品的喜好,可能会一直延续到成人,而当他们养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之后,就很难改变了。受当前高盐、高糖、高脂食品及家人的膳食方式等因素的作用,使学龄学生容易养成偏爱零食的习惯。儿童如果长期食用高盐、高糖、高脂食品,会增加肥胖、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高甜食也有可能诱发蛀牙。
很多便餐都含高盐分和/或油脂,由于味道鲜美,深受儿童的喜欢,若没有父母的指导与约束,儿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摄取过多的食盐及/或油脂。
对于青少年来说,糖、巧克力、糕点等都是很受欢迎的,因为糖含量高,但是营养低,如果长期吃的话,很可能会引起宝宝对甜味的偏爱,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第二种是甜味剂。
水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在调节体温、维持血容量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发育阶段,充足的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国学龄前的孩子们对含糖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很多小学生都停止了饮用无味的水,改为饮用含糖的饮品。含糖饮料分为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运动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咖啡饮料等。过量摄入糖类饮品会导致孩子出现偏食、挑食、能量摄入过多,增加患龋齿、肥胖、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的危险。
建议宝宝多饮水,不要饮用含糖的饮品,不要用甜味的饮品来激励宝宝。如果你想要饮用的话,可以选用低糖或者不含糖的饮品,并且要选择一个小型的包装来限制摄入。父母要做好榜样,平时要注意多喝水,让孩子们养成健康的饮水。
第三种是含有酒精和咖啡因的饮品。
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尤其是身体的脏腑和生理机能还不完善,肝脏、肾脏对酒精、咖啡因等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残留在身体里的酒精和咖啡因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其它脏器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后果。
饮用含酒精的饮品,不但会对儿童的心脏、脑、肺、肾等器官产生损伤,而且会刺激神经,使其表现出一些反常的举动,从而导致儿童犯罪。父母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关饮酒的教育,避免饮酒。
在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咖啡、茶等饮料可能会扰乱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压抑的平衡,从而扰乱孩子的记忆力,并会严重地损害孩子的脑部发展及机能。所以12周岁以上的孩子不要摄入咖啡因,不要喝浓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品。
一般来说,并不是禁止食用任何一种小吃,因为它并不是一种垃圾食物, 多吃多餐,可以通过吃一些小食品来弥补日常饮食所缺乏的营养,可以多吃一些牛奶、奶制品、水果、坚果等。每天要减少摄入的点心,减少摄入量。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