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 儿科学 其他疾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侯凌:影响儿童能量摄入的基因(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侯凌:影响儿童能量摄入的基因(下)

750    2023-02-04 13:30:50    侯凌   


19851_c60q_7224.svg

专家简介

19851_zs9y_7183.png

侯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儿科临床药理学组委员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青春期医学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遗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用药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

  • 湖北省医学会儿科分会遗传代谢内分泌学组委员

  • 武汉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 曾在美国匹兹堡儿童医院深造学习一年余。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年。

  • 主持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多项,作为次要负责人具体负责世界糖尿病基金会项目和全国多项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

  • 擅长儿童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生长落后、性早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尿崩症、染色体疾病、骨骼发育异常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影响儿童能量摄入的基因(下)

肥胖症是由于能量代谢平衡失调,摄入过多和(或)耗能不足致使脂肪容量增多的一种慢性代谢异常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对肥胖病因的研究近年成为热点。目前认为人类大多数肥胖属多基因性肥胖,其易感性决定于遗传因素,不良的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的遗传背景而致肥胖。儿童时期的肥胖,会导致其未来面临更高的肥胖风险,若不进行干预,成年后可能将继续肥胖。近年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对肥胖相关基因的研究亦不断深入,至2002年底,文献报道与人类肥胖有关的基因已达300余种,分布于除Y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上【1】。了解影响儿童肥胖的各种类型基因,将有助于临床工作者更好的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本节内容将影响能量摄入的基因做部分介绍。

19851_2cyx_1495.png


下丘脑是重要的能量平衡及代谢平衡调节中枢,现将MC4R基因、神经肽Y(NPY)基因、增食欲素(orexin)基因、GAD2基因介绍如下。


1、MC4R基因。MC4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7个跨膜区,主要位于下丘脑,在室旁核和下丘脑侧区高度表达,在人的能量平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人MC4R基因定位于18q22上,仅一个外显子,编码33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已发现在MC4R位点有2类神经纤维:前阿片肽原神经纤维,释放MC4R激动剂一a-MSH;NPY神经纤维,释放MC4R拮抗剂一AGRP(agouti相关蛋白)。a-MSH起源于P0MC,是MC4R的内源性配体,介导生理性饱足信号,而AGRP是含132个氨基酸的多肽,结构上与agouti蛋白同源,主要在下丘脑表达,在转基因小鼠中过度表达可导致多食、肥胖。a-MSH和AGRP的比例决定了MC4R处于何种状态,引起不同生物学效应。1998年Vaisse等【2】首次在极度肥胖患者中发现MC4R基因移码突变,至今已发现MC4R突变率达到3%-4%,呈显性或隐性遗传,这些患者除了多食、肥胖外,并不伴有其他内分泌代谢异常,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功能轴均正常,在单基因突变所致肥胖患者中,MC4R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原因。


2、神经肽Y(NPY)基因。NPY属多肽相关肽,其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NPY前体含97个氨基酸残基,包括29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36个氨基酸组成的成熟肽。NPY在中枢神经系统高度表达,是最强有力的摄食刺激因子,大部分NPY神经在弓状核释放AGRP、MC4R,增强食欲。饥饿、糖皮质激素可促进NPY合成分泌;高脂饮食和胰岛素可抑制NPY释放。NPY的受体分为Y1-Y6,其中与进食密切相关的是Y1,Y5。对以上两种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将有助于肥胖的治疗【3】。


3、增食欲素(orexin)基因。1998年,Yanagisawa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探索能控制进食新药的实验中,在大鼠的下丘脑腹侧外无意发现了两种与食欲有关,与瘦素作用相反的神经肽orexinA和orexinB。这是继1994年发现瘦素以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0rexinA是具有33个氨基酸的多肽,orexinB为28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中13个氨基酸与orexinA一致。0rexinA和orexinB的氨基酸顺序与已知的多肽无相似之处。已知人前orexin原的顺序与大鼠有83%的一致性,而人的orexinB序列中有2个氨基酸不同于大小鼠。用辐射杂种细胞板作图法得知前orexin原基因位于17q21。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大鼠脑,发现含orexin的神经元呈对称的不连贯分布。0rexin可增强食欲,作用低于NPY,饥饿状态可上调前orexin原mRNA【4】。


4、GAD2基因。GAD2基因是由法国和英国的科研小组通过对575例法国肥胖者和646名正常人对比研究发现的最新的肥胖候选基因【5】。它编码谷氨酸脱羧酶(GAD65),定位于染色体10p11-12的D10S197,有7个内含子。GAD65可催化γ-氨基丁酸(GABA)的合成,GABA可同时作用于NPY和P0MC神经元而刺激食物摄入,同时GAD2高度表达于胰腺细胞内,可干扰胰岛素的分泌,产生GAD65抗体,与高胰岛素血症有关。GAD2的发现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肥胖症。

 


参考文献:

1 Chagnon YC,Rankinen T,Snyder EE,et al. The human obesity genemap:the 2002 update. Obes Res,2003,11(3):313-367

2VaisseC,Clement K,Durand E, et al.Melanocortin-4 receptor muta-tionsare a frequent and heterogeneous cause of morbid obesity. jClin Invest,2000,106(2):253-262

3傅茂,李秀钧.神经肽Y在物质代谢和神经内分泌调节中的作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15(4):244

4陈名道.从瘦素到增食欲素--肥胖研究的新热点.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61-63

5 Philippe B.Christian D,Francis V,et al.GAD2 on chromosome10p12 is a candidate gene for human obesity. Plos Biol,2003,1(1):1-11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