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根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儿科学硕士 副主任医师
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内分泌代谢学组委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普儿科行政副主任,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儿科临床技能训练与研究硕士学位。
从事儿科临床30年,擅长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身材、家族性矮身材、体格及青春期发育延迟、青春期身材矮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导致的身材矮小症的诊断治疗;儿童真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的诊断、治疗;快进展型青春期发育疾病诊断治疗。
宝宝容易缺铁吗?为什么?
我国儿童缺铁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受先天储存不足、铁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因素、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这些因素影响。
专家共识指出,据 WHO估计,全球约1/4 的人患有贫血,主要集中于学龄前儿童和女性,大多数贫血由铁缺乏引起。另有数据显示,中国儿童7个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发生率达到40.3%,7个月到12个月婴儿更是高达65.2%。对此,专家共识给出以下5点原因:
⑴先天储存不足: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均可导致胎儿先天储铁减;
⑵铁摄入量不足:尽管母乳铁吸收率高,但含铁量低;
⑶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5个月和1岁时体重分别为出生时的2倍和3倍;随体重增加,血容量相应增加,1岁时血红蛋白增加2倍,早产儿的体重及血红蛋白增加倍数更高;
⑷铁吸收障碍:慢性腹泻、短肠综合征等均可影响铁的吸收;
⑸铁丢失增多:体内任何部位的长期慢性失血均可导致缺铁,临床最常见原因为消化道出血和青春期女孩月经增多。
宝宝只有确诊贫血,才需要补充铁剂吗?
当然不是!预防大于治疗!不同情况的宝宝,预防性补充方式也不同:
①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倡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者应从2周龄开始补铁,每日补充元素铁2-4 mg/kg(最大15 mg/d),直至12月龄。
②足月儿:母乳喂养足月儿,4个月开始补充铁剂,每日补充元素铁1-2 mg/kg(最大15 mg/d),直至他能够摄入足量富含铁的辅食。
为什么要重视预防性补铁呢?
铁缺乏症有一个过程,分为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缺铁性贫血期三个阶段。缺铁性贫血是铁缺乏症发展的最后阶段,只是冰山一角。但大多家长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孩子缺铁了,需要补铁。其实早在前两个阶段,就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免疫力、认知和学习能力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不能被补铁所逆转。对此,专家共识也强调了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健康和神经发育有重要影响,并建议预防性补充铁剂!
给大家推荐一部科普动画片,《你知道吗,儿童贫血只是铁缺乏的冰山一角》,帮助您对铁缺乏加深认识。
宝宝确诊缺铁性贫血,应该怎么治疗呢?
尽量给予口服铁剂治疗,应按元素铁计算剂量,即每日补充元素铁 4-6 mg/kg,每日分 2-3 次。此外,家长要尽可能查找并去除导致儿童缺铁的原因和基础疾病。
前面已经介绍过铁缺乏的原因,如果宝宝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家长们就要有针对性地帮宝宝解决啦,如纠正厌食和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和习惯、治疗慢性失血疾病等。此外,建议缺铁性贫血高危儿童定期筛查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4-6个月仍纯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及单纯牛乳喂养婴儿。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建议在生后 3-6 个月检测血红蛋白,其他儿童 9-12 个月时检查血红蛋白。具有缺铁性贫血高危因素的幼儿,建议每年检查 1次血红蛋白。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