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与保健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第十一届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
多年从事内分泌代谢科临床工作
擅长矮小症、性早熟、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诊治,着重于特纳综合征、性发育异常、特殊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主持上海交通大学 “医工交叉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级基金项目一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横向课题一项,参与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工作。
别再说讲话晚没关系,这是害了小朋友!
语言是孩子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接触和学习的技能,不同孩子自身条件有差异,所处环境也不同,因此语言发育的速度也不一样。
有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先天性疾病或者后天语言环境不理想,而造成语言发育迟缓。例如有新闻报导,因为每天面对的抚养人不怎么说话,导致3岁的孩子语言能力只有1岁的水平。
有的家长会把孩子说话晚归为“贵人语迟”,内心上不觉得自己孩子有问题,以为到了幼儿园便会好,这其实只是一部分孩子的情况,有些孩子说话晚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发育系统不完善,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错过最佳的干预时间。
语言发育迟缓如何界定?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相对于同龄人,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显著落后。
当小朋友患有“表达性语言障碍”时,他的表现通常是:清楚别人在说什么,却无法表达出来。而另一种“感受性语言障碍”的小朋友则恰恰相反,他们表现为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也表达不出来。
家长可以对照月龄和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比如一个4月龄的小朋友,对于爸妈发出的声音,不去学着模仿;到了10月龄,面对其他人呼唤自己,毫无反应,与此同时,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高兴或烦恼;甚至到了36月龄这么大的时候,还不会说一些简短的话,也不明白一些简单的指令是什么含义,不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玩耍、交流,却对爸妈特别依赖,不愿意分开等。
在这里要提醒广大宝爸、宝妈,要重视宝宝的语言发育,尤其是0~3岁,是各项发育的关键期,语言发育能力也是最好培养的时候,随着长大就算发现问题,矫正难度也会很大。
造成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
1、智力障碍
一般来说,智力障碍伴随着语言理解能力差,所以,一般这样的小朋友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是欠缺的。
2、听力障碍
正常的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前提,1-3岁是一个小朋友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但对于存在听力障碍的小朋友来说,这个阶段缺少有声环境、言语的刺激,导致他们无法在此阶段进行正常的语言学习,最后,他们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言语和语言方面的障碍。
3、儿童自闭症
小朋友患有自闭症时通常会在社交交流方面存在障碍,此外,还存在刻板行为这样的表现。
4、 构音器官疾病
发音器官运动障碍通常由脑性瘫痪、脑炎后遗症等疾病造成,器质性疾病包括唇裂、腭裂和舌系带过短等。
5、 环境因素
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例如家长与孩子沟通欠缺,或者照顾得过于细致,孩子缺乏主动学习语言的动力和契机。
还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给孩子创造较复杂的语言环境,多种语言会造成孩子出现语言混淆现象。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