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伟
上海市东方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儿童哮喘,矮小症、性早熟等小儿内分泌疾病诊治。
儿科高层次领军人才,从医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关注于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与研究,重点儿童哮喘及儿童内分泌疾病的防范。
以治疗矮小症、性早熟等内分泌疾病治疗,受到患儿家长的好评。
性早熟的诊疗
性早熟的定义:男孩或女孩在特定年龄界限之前提前出现青春期发育即为性早熟。年龄界限因国家、地区而异,一般定义为比该国家或地区人群正常青春期启动年龄的中值或平均值低2~2.5标准差。美国年龄界限:白种女孩<7岁,非裔美籍女孩<6岁。有学者提出性早熟的年龄界定应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标准进行。目前国内仍广泛沿用既往年龄标准:女孩<8岁,男孩<9岁。
性早熟性按发育进程分类
慢进展型性早熟:部分儿童在界定年龄前(8~9岁)出现性发育,但性发育过程及骨龄进展缓慢,线性生长亦保持在相应百分位数;快进展型性早熟:部分儿童在界定年龄前(8~9岁)出现性发育,但发育进程迅速,从一个发育分期进展到下一分期的时间较短(<6个月)。生长速率增加、骨骼成熟迅速,短期内出现骨龄明显超过实际年龄,由于骨骺早期愈合而影响最终成人身高。
对慢进展型性早熟应坚持随访,必要时每半年复查骨龄,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干预。对于快进展型青春期则可能需按性早熟方案处理。
中枢性性早熟(CPP)定义和流行病学
定义: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功能提前启动而导致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内外生殖器官快速发育及第二性征出现的一种常见儿科内分泌疾病。
流行病学:CPP发病率约为1/10000-1/5000;女孩约为男孩的5-10倍
中枢性性早熟(CPP)的主要危害:
①成年身高减损;②性发育过早:女孩早初潮;③可能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或社会行为异常
CPP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的指征:
CPP(快进展型):骨骼成熟和第二性征发育加速显著,超过线性生长加快程度;预测成人身高受损:预测成人身高<3百分位数或<遗传靶身高,骨龄身高<身高的2个标准差;快进展型青春期:在性早熟界定年龄后开始出现性发育,但性发育进程及骨骼成熟迅速,可影响最终成人身高;出现与性早熟直接相关的心理行为问题;
不需立即治疗情况:
慢进展型性早熟;预测成年身高无明显受损:骨龄虽提前,但生长速率亦高于正常上述情况予以定期复查,随时评估治疗必要性
GnRHa给药剂量
2015年国内指南:关于GnRHa的用药剂量及方案,目前国内缺乏统一标准;国内推荐缓释剂首剂3.75mg,此后剂量为80~100ug/(kg·4周),或采用通常剂量3.75mg,每4周注射1次;治疗方案强调个体化原则;可根据性腺轴功能抑制情况进行剂量调整。目前国内用药经验:20kg以上每月3.75mg,20kg以下每月1.875mg 。
国际2019版GnRHa应用共识(Update):各个地区关于GnRHa剂量标准均不一样,但是均不再按照体重给药,采用固定剂量给药。美国采用7.5mg/月给药方式,亚洲和欧洲,每月均按照3.75mg给药,否则不能有效抑制性发育进程。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