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 儿科学 中枢性性早熟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杨葵:关注儿童性早熟,莫让“花儿”过早开放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杨葵:关注儿童性早熟,莫让“花儿”过早开放

881    2022-11-23 10:20:19    杨葵   


8462_lkjn_8079.svg

专家简介

8462_rzuz_8491.png

杨葵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副主任医师


  • 儿童矮小、肥胖、性早熟

  • 1992年毕业于湖南医学专科学校,2001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本科,学士学位。1992年参加工作后以来,一直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从事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工作近30年。目前主要从事木院儿童保健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工作,擅长于儿童生长发育偏离和障碍(如儿童矮小、肥胖、性早熟等)的诊治,同时还参与全省的儿童保健管理、技术指导、培训工作,以及国家的项目管理工作。



关注儿童性早熟,莫让“花儿”过早开放

八九岁就长乳房的小姑娘,十几岁已经有胡茬的小男孩,越来越多被“催熟”的孩子让父母很紧张。而更为焦虑的是很多父母对儿童性早熟处于一个“无知”的状态,有的家长甚至第一次听到这个病。什么是性早熟?孩子出现性早熟家长如何识别?性早熟有哪些危害?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会诱发性早熟?性早熟如何预防及生活干预?性早熟不是件小事,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关于“性早熟”那些事儿。


那么,什么是性早熟呢?

判断性早熟,记住一个口诀:女8男9。是指女宝在8岁前,男宝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并伴有体格加速的症状。或女孩10岁前月经初潮。


8463_nrgp_4359.png


如何更好识别是否性早熟?

在青春期前阶段,性早熟的孩子均会有身高和体重过快增长的表现。除此之外,“乳房发育”也能成为家长们识别女孩子是否性早熟的依据之一。


1、如果乳房摸上去硬硬的,孩子有胀痛感和触痛感,有时还会摸到乳房内有结节或肿块,那基本是“乳房发育”无疑了。


2、如果摸上去比较柔软、不会有触痛感,那仅仅是长胖导致的乳房增大。不过保险起见,只要发现孩子乳房变大,最好还是及时检测骨龄、B超,让专业医生辨别是否性早熟,及时采取措施。当然也有单纯乳房早发育,属于不完全性早熟。家长要结合整体症状,不放心时及时就医。

体毛多vs性早熟:孩子长出类似胡须的体毛,是性早熟吗?

要结合其他位置来看,比如是否有腋毛、阴毛,或者是喉结、睾丸及阴茎是否有增大。

总结起来,要想及早发现,家长最好做到这2条:

➤ 密切关注孩子身体变化,突然大幅长高或增重,突然出现第二性征,及时带娃去医院。

➤ 定期做骨龄检测,6岁以后每年做一次。

性早熟的危害有哪些?

1、成年后身高矮:体格增长过早加速,骨骺提前闭合,生长期缩短,致使最终成年身高较矮。


2、心理问题: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情绪,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下降,认知能力落后于同龄人,对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长久的不良影响。


3、性行为提前:早恋、早孕、早婚的风险增大。


4、生殖系统疾病:男孩出现性早熟多为器质性的,如垂体瘤等。


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会诱发性早熟?

性早熟的七大影响因素

1、肥胖:大量研究表明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是儿童性早熟的一个主要原因;


2、遗传因素;


3、含激素的药物:避孕药、化妆、护肤品等;


4、可怕的增塑剂:塑料玩具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5、各种补品、保健品;


6、反季节蔬菜、水果;


7、情爱刊物:言情书籍、影视作品中有关情爱的文字和画面;


8、光污染因素: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抑制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所以晚上不要开灯睡觉。


性早熟如何预防及生活干预呢?

管住嘴:平衡饮食:荤菜、素菜合理搭配,粗粮、细粮均衡摄入,建议每天能坚持喝1杯牛奶,吃1个鸡蛋;不吃反季节的食物;不喝或少喝饮料;尽量少吃蜂蜜、黄鳝、甲鱼以及催熟的鸡肉等。


迈开腿 :保持良好运动,每次最好在30分钟以上,最好是纵向运动,以慢跑、慢速跳绳等为好,打篮球、打羽毛球、游泳等也可以。


早入睡:充足睡眠: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主要是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尤其是晚上11点到凌晨之间分泌最多。而孩子一般在入睡后1-2小时才会进入深睡眠状态,建议孩子晚上9点到9点半最好能上床睡觉。保证晚上的睡眠时间不但有利于生长激素分泌,对于防止因中枢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的过度兴奋造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提前启动而造成青春发育的过早过快也至关重要。


保护眼:含成人内容的电视节目、书刊杂志不能看。色彩艳丽的电视、电子游戏等少接触(避免通过视网膜刺激引起性腺功能提前启动)。


收住手:成人使用的化妆品避免孩童使用,计生用品(避孕药)一定要收好,避免误食。

 

总之,如家长发现孩子发生异常,应尽早到门诊挂号选择儿童保健科或儿童内分泌科,及早发现、及早纠正。

8463_vekv_2039.png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