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鸣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儿童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童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新冠疫情一线抗疫医生
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秘书
从事儿科工作多年,于2017年4月开办个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小儿内分泌林医生”,今日头条号“武汉协和儿科林鸣博士”,受到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主要擅长:儿童生长发育、身材矮小、性早熟、儿童肥胖、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儿童内分泌疾病。
哪些食物会引起早熟? (1)
(今天我们聊聊食物与性早熟的关系)
每一次门诊,都像是一场饮食宣教会。豆浆里面含有雌激素,孩子喝了会性早熟;现在很多鱼都被喂食过避孕药,不敢给孩子吃鱼;孩子吃了反季节的蔬菜,会性早熟。
事实真的这么可怕吗?
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1]。通俗的讲,就是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长阴毛,生殖器官发育,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喉结,长胡须,长阴毛,生殖器官发育等现象。
1.性早熟的原因
引起性早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肥胖,医源性(因为特殊疾病需要服用雄激素或者雌激素,或者误服避孕药),使用某些化妆品,遗传,甲状腺功能减退,脑部外伤,肿瘤性疾病(如脑部肿瘤,生殖系统肿瘤等)[2,3]。
各位家长可能发现,引起性早熟的原因里面好像并没有包括食物,其实是有的,主要是引起肥胖的食物及饮食习惯,包括:高热量食物(油炸食品,甜饮料),进食速度过快,吃的过多等[4]。
现在我们来开扒一下朋友圈里流行的各种引起性早熟的“传言”
豆制品、奶制品
把豆制品和性早熟关联到一起,是因为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但食物中大豆异黄酮的作用比人体的雌激素作用要弱得多。国外有人做过专门的研究,发现早期无论是纯母乳、牛奶还是大豆配方奶喂养的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是没有差别的[5]。
有家长可能会说,从2012年起,我国卫生部就要求“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会不会是因为牛初乳引起性早熟?
不是的,这个要求出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牛初乳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6],而且商家宣传牛初乳的所谓“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因此国家禁止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使用牛初乳。
丨反季节蔬菜、催熟水果等
反季节蔬菜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冬天海南也种有很多蔬菜,对海南人来说就是当季蔬菜,但这些菜如果运到北京,就成了反季节蔬菜,我们总不能说海南蔬菜到了北京,孩子吃了后就会出现性早熟吧?
如果反季节蔬菜特指的是在大棚环境下种植的蔬菜,那这些蔬菜确实可能会使用催熟剂。和催熟水果一样,果农、菜农常用的催熟剂是乙烯利、氯吡脲这些成份,它们虽然被称为植物激素,但这些植物激素几乎都是无毒或者低毒的,同时,这类植物激素不会使用太多,因为使用太多会导致蔬果成熟过快,导致腐烂[7,8]。
而且,植物激素只对植物的瓜果有催熟作用,并不能作用在动物身上,“植物激素引起人体性早熟”一说是毫无根据的,担心反季节蔬菜、催熟水果引起性早熟是多余的。
丨饲养不当的家禽牲畜
“食用避孕药饲养的鳝鱼、速生鸡、速生猪等会引起儿童性早熟”,这类谣言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散布,但通过试验发现,黄鳝吃了添加激素的饲料后,可能会出现体内代谢紊乱,随之容易生病甚至大量死亡的情况。另外,黄鳝味觉、嗅觉特殊,常常拒食有药品异味的饲料[9]。而快速上市的速生鸡和速生猪主要是经过几十年的品种改良而培育出的品种[10],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养殖场滥用抗生素这一方面,而抗生素跟性早熟也是无关的。
看出来的、听出来的性早熟
丨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主要起源于2011年爆发的台湾“塑化剂事件”,当时指出会引起男性生殖器官发育障碍,女性性早熟。但研究发现这一结论还是有争议的[11],尽管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但很多奶瓶厂家都推出了不含双酚A的奶瓶产品,避免宝宝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丨传统中药
最后谈一下我们的传统中药,经常有一些家长会问:“我们家平时吃饭可注意了,买的都是进口牛肉,进口水果,平时也注意锻炼,怎么还是会性早熟呢?”
详细追问后发现,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小时候“体质差”或者“哮喘”喝过中药,里面的成分不乏人参,鹿茸,甚至紫河车(胎盘)等成分。研究发现,鹿茸具有类似性激素作用,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具有促性腺激素作用,而胎盘中则含有大量的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这些都可明显刺激性腺器官发育导致性早熟[12,14]。所以不建议服用这些副作用不详的“滋补”中药,孩子平时生病了或者体质不佳,而建议使用药效及副作用更明确的西药。
参考文献:
1. 杜敏联. "中枢性 (真性) 性早熟诊治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 45.6 (2007): 426-427.
2. Chen, Chang,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ocious puberty and obesity: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Shanghai, China." BMJ open 7.4 (2017): e014004.
3. Brown, DeAnna B., Lindsey A. Loomba-Albrecht, and Andrew A. Bremer. "Sexual precocity and its treatment."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9.2 (2013): 103-111.
4. Lin, Ming, et al. "Association of eating speed and energy intake of main meals with overweight in Chinese pre-school children."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17.9 (2014): 2029-2036.
5. Andres, Aline, et al. "Compared with Feeding Infants Breast Milk or Cow-Milk Formula, Soy Formula Feeding Does Not Affect Subsequent Reproductive Organ Size at 5 Years of Age, 2."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45.5 (2015): 871-875.
6.http://www.moh.gov.cn/zhuz/spaqyyy/201304/aab07fab1edb46acb9eece44668a4239.shtml
7. 姜新, 唐志鹏, 周导军, 等. 乙烯利和 B9 采前处理对 “宫川” 早熟温州蜜柑果实品质和贮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1): 227-229.
8. 杨治峰, 薄存香, 谢琳, 等. 乙烯利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3, 1: 019.
9. 于海罗, 胡毅, 何艳林, 等. 不同饵料比对黄鳝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水生态学杂志, 2011, 6: 024.
10. 刘会芳. "从业者应强力反击 “速生鸡” 谣言." 中国动物保健 15.4 (2013): 5-8.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